-
減少不平等 Reduced Inequalities

由教育部支持、國立東華大學推動的「全球在地田野行遠(GOFAR)赴越南見習」計畫,於9月24日在東華大學管理學院舉辦成果發表會,完整呈現團隊歷時三個月的培訓歷程與越南移地教學成果。雖受到颱風影響而延期,但現場氣氛依舊熱烈,參與者熱情不減。活動邀請主任秘書張德勝教授、縱谷書院張蘭石教授及指導老師謝顥音教授出席,並透過YouTube同步直播,讓更多關注教育交流的人士一同參與見證。 [...]

國立東華大學承辦經濟部產業發展署「AI 新秀計畫」,正式推出 智慧資訊系統專班。本專班以「AI 驅動,永續賦能」為願景,結合 AI、雲端與 IoT 等跨域專業,並透過產學合作強化學員實務能力,培育東部唯一的 AI 即戰力人才。 專班特色... [...]

由教育部玉山學者計畫贊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國立東華大學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及原住民族語言中心共同合辦的「2025 玉山東洄族語工作坊」於9月14日在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盛大舉行,匯聚多位語言學界專家,聚焦臺灣原住民族語言的研究與永續發展,盼藉由此次學術盛會,鼓勵更多青年學子及教育者投入族語推廣與研究,共同守護臺灣珍貴的語言與文化資產。 [...]

你是否曾想過,性別平等不只是法律條文,而是與我們的日常息息相關? 本系列課程將帶你認識性別友善校園的建構方式、校園性別事件的正確處理,以及如何將性別教育融入課程。 透過學習與討論,我們一同推動性別友善,培養敏感度、專業力與實踐力,打造安全平... [...]

獲教育部深耕計畫經費支持,國立東華大學教學卓越中心於114年9月5日舉辦AI種子教師培訓-基礎與應用課程,由各系舉薦AI種子培訓教師及校內教師,共有45位教師學員參加。AI種子教師培訓系列課程第二場次,邀請智慧立方有限公司楊俊益資訊長主講,人稱「益師傅」,同時是資策會物聯網智造基地種子講師,樂於推廣國產開發板與案例分享,會後老師們相互交流踴躍。 [...]

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與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學士學位學程,於2025年8月27-29日在原住民族學院舉辦為期三天的「原住民族編織與服飾體驗工作營」。本次活動特別邀請臺灣最年輕「人間國寶」—尤瑪・達陸老師,帶領學員從織具操作到文化故事,親身體驗傳統織布工藝的獨特魅力,課程不僅傳授技術,更引導參與者理解織布與族群文化的深厚連結,三天活動圓滿落幕,學員收穫豐富,反應熱烈。 [...]

國立東華大學樂鄰小太陽社攜手佛教慈濟大學人本醫療社、花蓮縣明廉國民小學於9月7至8日舉辦「114年卡皮巴拉不拉多暑期育樂營」。在兩天的活動中,所有參與同學與學員共同進行精彩多元的營隊課程與特色活動,氣氛熱烈且歡聲笑語不間斷,讓每位參與的學員都能度過一段充滿愉快的時光。 [...]

教育部「數位學伴計畫」自創立至今,已邁入第20年,持續致力於縮短城鄉教育落差,強化數位關懷,透過「大手牽小手」的教學模式,讓大學生與偏鄉學童之間建立起跨越空間的學習連結。國立東華大學自計畫初期即投入其中,至今已邁入第18年,長期致力於以教育翻轉偏鄉學童的未來,並培養具備數位素養與社會關懷精神的大學生。 [...]

國立東華大學於8月29日至9月1日由主任秘書張德勝教授率領國際事務處李依霈助理及現任泰國教育部優秀校友等人,參與在泰國舉辦之教育展,透過多元展出與宣傳活動,展現臺灣高等教育特色,並進一步強化與泰國在地學校及社群的交流合作。 [...]

國立東華大學教學卓越中心獲教育部深耕計畫經費支持,與國立宜蘭大學教學發展中心於8月28-29日在宜蘭縣五結鄉綠舞國際觀光飯店共同舉辦「114學年兩校新進教師研習營」,兩校共有44位老師參與。宜蘭大學陳威戎校長開幕致詞表示,很高興能再與東華合辦新進教師研習營,亦表達對日後活動能擴及慈濟大學、佛光大學及臺東大學等友校合作的可能性,希冀藉此促進「太平洋聯盟」間的連結,齊力深耕東臺灣,使中央看見東部高教單位的能動量。東華大學徐輝明校長亦赴會場向與會師長表達問候及感謝,盼能持續深化兩校交流。 [...]

國立東華大學羽球培訓營「大手牽小手-羽球技術再精進」於8月22日順利圓滿落幕。為期五天活動吸引來自臺南、宜蘭、澎湖、花蓮縣四縣市共超過80位羽球選手齊聚東華大學,與東華羽球校隊一同交流訓練,展開一場具傳承與深耕意義的羽球訓練盛會。 [...]

狂賀東華大學物理學系馬遠榮教授研究室越南籍校友范文維(Pham Van Duy)博士,獲得中原大學物理系專任助理教授一職。范博士於2018年獲得本校物理博士學位,隨後於國立臺灣大學的凝態科學中心擔任博士後研究員。2023年起再次回到東華大學,於馬遠榮教授研究團隊中擔任博士後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