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減少不平等 Reduced Inequalities

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系學會於3月29-30日舉辦「第十四屆小小領袖營-玩具總動員之勇闖巨人國」。兩天活動中,所有工作人員與學員一同進行精彩多元的營隊課程與遊戲挑戰,現場氣氛熱烈、笑聲不斷,度過了一段充滿歡樂且難忘的時光。 [...]

國立東華大學洄瀾學院體育中心於4月12日舉辦一場充滿溫度與意義的「視障陪跑員訓練暨體驗研習」,為花東地區視障朋友的運動點燃希望。活動共吸引27位來自校內外的熱血學員報名參加,也特別邀請東華大學與慈濟大學的視障學生參與。 [...]

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簡稱發社系)致力於培育具批判思維與社會實踐力的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透過扎實的課程設計與豐富的田野學習,鼓勵學生從原住民族視角出發,理解公共治理、族群關係與地方發展間的交織動態。 [...]

國立東華大學與法官學院於3月25日,在行政大樓3樓祁楨簡報室舉行「學術交流協議書」簽署儀式。本次簽約儀式由朱景鵬副校長代表出席,並與法官學院張升星院長共同簽署協議,期盼透過雙方合作,深化法學教育與司法實務之交流,培育優秀法律人才。 [...]

國立東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於3月17日與中華電信基金會合辦2025「蹲點•台灣」校園巡迴影展座談,本次活動搭配「紀錄片製作」課程進行,並由東華大學得獎的蹲點團隊及臺北市立大學蹲點團隊同學進行影片拍攝及蹲點實務心得分享。 [...]

國立東華大學、暨南國際大學、慈濟大學、臺灣師範大學等四所大學,於3月14-15日,共同舉辦2025偏鄉教育論壇╳東暨慈論壇-「臺灣偏鄉教育的挑戰、契機與創新」學術研討會,吸引來自全臺及慈濟大學230多位關心偏鄉教育學者專家和實務工作者參加,共發表70篇論文和分享教學案例。除了在大學課室內進行多面向、多角度來探討,也走出校園到豐田五味屋實際瞭解偏鄉教育另類實踐,東暨慈論壇的長期運作是期待凝聚眾人共識、激發創新思維,建立合作網絡,攜手帶給偏鄉孩童更優質的教育品質。 [...]

國立東華大學通識中心於3月14日舉辦性平影展暨映後講評活動,放映由7位芬蘭女性導演共同創作的電影《女性日常》(Force of Habit),並邀請講評人張志宏老師,以其電影工作者與諮商心理師的專業,在映後與同學們探討影片之中所反映的性別議題,以及當今社會中的女性困境。 [...]

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非裔特聘教授 Felwine Sarr應法國在台協會(French Office in Taipei)邀請訪臺,並在法國在台協會龍燁代表的牽線下於 3月10日參訪國立東華大學,與師生進行學術與文化交流。本次訪問由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藝術學院與國際事務處共同策劃,並由徐輝明校長親自熱情接待,強調學校對全球夥伴關係的重視與承諾。 [...]

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族發展中心與國教署高中歷史學科中心、英語文學科中心於2月7-8日共同辦理「na masan pacugan i Sinvaudjan牡丹社事件歷史走讀工作坊」,帶領31位高中職歷史科及英語文科教師前進恆春半島走訪牡丹社事件發生地,讓教師透過共感歷史事件的體驗,認識原住民族主體性的歷史詮釋,並從課程中習得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的概念。 [...]

國立東華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於3月6日舉辦教學觀摩活動,展現多元創新的教學策略,並強調素養導向的學習模式。本次活動涵蓋數學與藝術領域,由陳立宇老師進行三年級數學「公升與毫升」的課堂演示,廖品蘭老師則帶領五年級學生透過「森林香氛聯覺創作」,結合嗅覺與視覺進行藝術表達。本次教學觀摩由百名國立東華大學師資生與專家學者參與,並獲得高度肯定。 [...]

國立東華大學生化暨分子醫學科學系與國立中央大學生醫科學與工程學系,於2月7日首次在花蓮地區攜手舉辦「樂遊生命密碼營隊」,為東部高中生提供一場結合科學探索與生命教育的深度體驗。本次活動於東華大學生醫系理工三館D104舉行,聚焦於基因與生命科技,透過專家演講、互動體驗與實驗操作,帶領學生深入了解基因與生物醫學的奧秘。 [...]

TAICA「臺灣大專院校人工智慧學程聯盟」整合全國大專校院的人工智慧教育資源,提供學生跨校學習的機會,由人工智慧師資充裕的大學,輔佐師資不足的學校,使學生都能有學習人工智慧課程的機會。除電機資訊領域學生外,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學生也可跨領域學習;透過線上同步及非同步課程,參與學生除可依原訂課表修讀原校課程,亦可避免因為課程衝堂而有無法修讀之情形。另除參與同步課程學生可即時與教師互動外,對於參與非同步課程的學生,亦有線上教學助理可提供課程諮詢。完成學程後,學生將獲得教育部頒發學分學程證書,提升學生日後就業競爭力。 [...]